6月17日、18日上午,我校宜宾校区、自贡汇东校区的会议室内暖意融融。44名优秀毕业生代表与校领导、辅导员围坐一堂,以“思政课”的特殊形式共叙成长、共话担当,为大学时光写下充满理想与信念的注脚。校党委书记张力、校长曾英以老师的身份,将家国情怀、人生智慧与校训精神融入一堂生动的“毕业思政课”,副校长高小林、胡光忠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、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共同参与。
张力以“选择与成长”为题,通过互动问答启迪毕业生思考。他逐一询问各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,结合木雕大师李先海“一生择一事”的匠心故事,勉励艺术生坚守初心;针对考研深造的学生,他强调“学术研究需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”;谈及就业,他指出,“就业是选择,更要让选择变更好。”并以“人生锦囊”寄语学子:一要保持自信勇气,将挫折视为成长的阶梯;二要善借“优秀者”的力量,在团队中互相成就;三要善用校友资源,在服务社会中拓展人生格局。他以“最喜欢哪个校区”的轻松提问引发现场欢笑,更以“无论走向何方,母校永远是精神家园”的承诺,让在场学子动容。他强调,思政教育不仅是课堂上的理论,更是人生路上的灯塔,希望这堂课能成为毕业生们勇毅前行的力量源泉。
曾英以“一家人”的温情开场,首先祝贺毕业生取得优异成绩,并感谢同学们为学校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。她结合学生身边的榜样故事展开授课:以献血7次的曾家荣同学、从实验失败到科研突破的刘家福为例,诠释了“厚德达理,励志勤工”的校训,鼓励毕业生在仰望星空时脚踏实地,工作中要兼具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,在各自专业领域精益求精。曾英希望毕业生牢记校训精神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在基层一线、科研前沿、乡村振兴等广阔天地中书写青春答卷。她深情的表示:无论学子远行何方,川轻化始终敞开怀抱,“今日你们以川轻化为荣,明日川轻化必以你们为傲!”
随后,毕业生代表们也以自身成长回应这堂思政课的深意。他们表达了对母校和恩师的感激。韦泳岑分享“从实验课的笨拙到独立科研的沉稳”蜕变,李俊阳讲述“CTF赛场48小时鏖战”的感悟,龚思雨则用“数学建模思维统筹工作”的案例,展现学子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实践。他们感念母校是托举梦想的沃土,恩师是引路明灯,同窗情谊是青春最亮底色。他们誓言以家国为锚,让青春在祖国需要处绽放:“把论文写在牧民帐篷里”“扎根西部乡村幼儿园,呵护留守儿童心灵”“在数字安全最前线,以技术守护时代星河”。
辅导员代表罗文静、桂焱娥从“终身学习”“精神传承”角度给予毕业生殷殷嘱托,鼓励他们“以厚德载物行稳致远,以家国情怀熔铸时代丰碑”希望他们常回“家”看看——“学工办的灯永远为你们而亮”。
这堂特殊的“毕业思政课”在温暖与期许中为毕业生的大学时光画上充满温度的句点。毕业生们纷纷表示,校领导的谆谆教诲让他们更深刻理解“个人与时代”的关系,也坚定了“以青春之我奉献青春之国家”的信念。
【图:杨飞 李小春 复审:李香 终审:万燚】